时间:2025-04-02 15:19
一、劳动仲裁也不给工资怎么办
若劳动仲裁后仍未拿到工资,可采取以下措施:
首先,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,对方不履行支付义务,你有权向法院递交强制执行申请。法院会采取查询、冻结、划拨等措施,强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。
其次,用人单位若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,情节严重的,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、裁定罪。你可向公安机关报案,追究其刑事责任。
再者,在执行阶段,可积极提供用人单位的财产线索,如银行账户、房产、车辆等信息,协助法院执行,以尽快实现工资债权。
最后,若对执行结果仍不满意,可通过合法途径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监督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二、劳动仲裁后仍不给工资可通过啥法律途径
劳动仲裁后用人单位仍不给工资,可通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一法律途径解决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规定,仲裁裁决生效后,若用人单位不履行支付工资的裁决义务,劳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,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、仲裁裁决书等相关材料。法院受理后,会采取查询、冻结、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,扣留、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等执行措施,强制用人单位支付工资,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。
三、劳动仲裁后仍不发工资可走哪些法律途径
劳动仲裁后单位仍不发工资,可通过以下法律途径解决:
申请强制执行: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》,自仲裁裁决生效之日起,可向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被执行财产所在地基层法院申请强制执行。申请时需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、仲裁裁决书等材料。法院会采取查询、冻结、划拨单位存款,查封、扣押、拍卖单位财产等措施。
追究刑事责任:若单位有能力支付却拒不支付劳动报酬,数额较大,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,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,可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刑事责任。
信息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及时删除,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。
上一篇:老板口头通知辞退该如何维权
下一篇:法人被刑拘员工能进行劳动仲裁吗
注册/登录获取更多内容
专业
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
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
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